欢迎来到山西星飞电缆有限公司

领航者•国标典范

山西星飞电缆有限公司

南存辉:步履正泰

2021-03-25

微信图片_20180914114727.jpg

    “我出身贫寒,曾经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,是改革开放改变了我的命运。我能有今天,正泰能有今天,真的要感恩这个时代,感恩这个国家,感恩这个社会!”南存辉的这段话,成了红旗出版社新近推出的《步履正泰:南存辉亲述创业史》一书中的点睛之笔。

       南存辉说,正泰创立于1984年,迄今34个年头。但他的创业应该从他中学辍学开始修鞋算起,共43年。即便是从修了三年鞋后开办“前店后厂”的电器小作坊算起,也有整40年,和改革开放同步。“南存辉的创业经历,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最好见证,也成了中国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生动写照。因此可以说,这本书也算是我们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一份‘献礼’。”本书作者廖毅表示。

      本书以第一人称的方式,娓娓道来主人公从艰难中绝地而起,创业图存,创新求变,以致成为年收超600亿元的电气巨头掌门人的传奇人生变奏。通过主人公的口述,生动再现了正泰集团从低压电器元器件到中高压输配电设备,从传统电气制造到新能源、高端装备,从家庭作坊式小厂到国际化公司的成功路径,以及企业家个人和企业成长背后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。

       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为该书作序推荐。在他看来,南存辉最打动人的地方,是他一步一步地走来,在每一个重要的分岔路口,都作出了被事后证明经得起检验的抉择。并由此称赞:“本书最大的阅读价值,在于给当下创业大潮里千百万弄潮儿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参照。”

       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、曾与南存辉同时当选“中国十大杰出青年”的白岩松在推荐语中说,正泰的“正”,首先是南存辉从父辈们那里继承下来做人的正,人正了,路就正,路正了,才能走得长久,也才能有“泰”这个字所包含的平安和安宁的意味,这正是成为一个百年老店的基石。认识存辉兄快20年了,在这本书里有了对他更多的了解,也因此,尊敬随之加深。

       著名财经作家、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、澎湃新闻副总编辑胡宏伟则称,改革开放四十年,浙商这个群体书写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。南存辉和他的正泰集团则是这些故事中不可错过的精彩细节。因此,这本书既是南存辉的传奇,也是广大浙商的传奇。


北京大学教授、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作序

      上世纪80年代到温州调研,有幸结识了几位当地朋友。其中有一位,是现在名满天下的南存辉。不过即使到今天,南存辉也算不得企业家江湖里的“大佬”:1963年出生,按现在流行算法顶多不过中年;他领导的正泰集团,电力设备加新能源业务,2017年总营销600亿人民币,在浙江和全国民营企业中应该排不到顶级;当了多年全国人大代表又转岗全国政协常委,任了五年浙江省工商联主席又转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,在中国特色体制下虽不很多也绝不罕见。

      南存辉打动人的地方,是他一步一步地走来,在每一个重要的分岔路口,都作出了被事后证明经得起检验的抉择。在差不多与改革开发时长相若的时间段里,环境变化如此之大,分岔路口如此之多,面临的压力和诱惑如此之强,南存辉在抉择方面,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?

      让我们从这本书里挑几处早年的故事来品一品吧。先看1975年,乐清柳市区上园村一户农民家里,遭遇一档子不幸:户主南祥希出工时意外受伤,右脚骨折,一家人的生计落到时年仅13岁虚龄的长子南存辉肩上,据说他当时离初中毕业还差17天,被迫辍学,靠走街串巷补鞋修鞋,挣钱养家糊口。此前,身为班主席的他,最向往的是将来有一天能进国营企业当一名工人。

      这位被不幸命运支配的少年,哪里能谈选择?但南存辉的故事告诉我们,事实上还是有的选——修鞋没得选,怎么做这路活是不是还是有的选?他可以对这命运加到头上的“职业”不喜干也不好好干,最后却不得不怨天怨地干一辈子,也可以抓住这个唯一能承担对家人责任的机会,努力做、认真做,同时积极找寻新机会。路分两叉,端看你选哪一条。南存辉选的后一条路。“我渐渐爱上了修鞋这一行,修鞋手艺也越来越精,更重要的是,不管是什么客人,也不管那笔业务能赚多少,我的态度都非常温和,服务周到”,以至当地人“总喜欢舍近求远跑来找我,甚至大老远坐船来柳市找我修鞋的,还给我介绍许多客户。”

       接触客人多了,让南存辉发现了“新大陆”。为什么有的人鞋子坏得那么快?原来是那些“跑供销”的,拿着柳市生产的低压电器跑全国各地上门推销!下一个分岔口来了,原来柳市不少人家开始生产低压电器,趟开一条“无工不富”的新路。这回南存辉没有任何犹豫,这位孝子甚至顾不得老爸反对,让妹妹照看鞋摊,自己却像着了魔一般捣鼓电器,第一个月净赚35元人民币,远不及修鞋收入之5%,但他义无反顾,铁了心就是要做下去。要明白,并不是所有当事人都能做出同样的选择。南存辉第一波创业的几位合伙人,有的嫌赚钱少退伙,有的嫌麻烦多退出,他们在那个分岔路口选择不干,同时就丢弃了以后的可选项。

       到1984年发生“八大王事件”之后,一个更严峻的分岔路口摆到温州人面前。霎那间,创业办厂已经不是赚钱不赚钱、而是进不进班房的问题了。眼看创业之路走到了头,哪里还有什么选择机会。此时,南存辉也陷入了迷茫,守着仅剩下他一个人的小作坊,静观其变。

       幸亏在更高层面还有的选。时任温州市委书记袁芳烈,开始他是从省里带着任务下来抓“投机倒把”,抓“八大王”,可完成任务后,却发现温州经济一落千丈,他开始反省政策执行的方向。更幸的是,更高层面选择了继续改革开放,中共中央及时下发文件,强调发展商品经济,鼓励发展民营企业。袁书记又亲自为“八大王”平反,表达了支持民营经济健康成长的新态度。

       南存辉又有的选了。这回他选的是堂堂正正办企业。21岁的他不但接过正式注册成立的“求精开关厂”,而且更难能可贵的,是选定走质量品牌之路,绝不跟从“潮流”,搞以次充好、假冒伪劣那一套。日后复盘,正是在这个分岔路口的抉择,拉开了南存辉与当年很大一批草莽英雄的发展距离,因为从此他们跑的就不是一条道了。

       容我说一句,在当年这个分岔路口,把赚快钱置于产品品质和公司品牌之前的,其实也有其合理性:虽说邓小平一直举着改革开放大旗,但以中国之大,具体到某个范围的局部,政策打摆子的事情所在多有。“八大王”是平反了,但保不齐哪天又抓开了九大王,轮到谁,哪个能扛得住?加上提升品质和品牌,所须臾不可或缺的知识、技术、人才和资本,在民营企业起家的路上是多么地奇缺,冲进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,赚他一票是一票,难道不合理吗?

       南存辉偏不从众。他跑到上海挖退休技术工人来自己的工厂,被称“正泰科技三元老”的王中江、宋佩良、蒋基兴有言在先,“要票子就不用找我们”,“如果要牌子,需要持久投入,可能一下子赚不到太多票子”!他还请来当地国有企业退休的“会计公“吴德铨等,帮企业从一开始就奠定财务管理基础,即使赚不到快钱也可以稳健发展;请来“军师”徐巧兴、蒋慈恩等,帮助初创阶段的企业搞培训、定战略、建集团;请来“老税务”周敬东、陈宣富等,引领企业合规经营;“请来“老吴总”吴纪侠等帮助建立正泰销售网络;还从政府部门请来吴炎做企业思想工作的“政委”,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探路。1993年我留学期间回国去温州再访柳市。到南存辉的厂子,他给我引见了公司里的一批专才,还颇为自豪地带我参观他们率先从国外引进的产品检测试验站。很明白,他的企业从很小开始就跟产品品质和公司品牌较上了劲。

       俗话说“三岁看到老”。人如此,企业也如此。日后看,经历无数磨难长成参天大树的公司,似乎都拥有一些独到的优质基因。南存辉的故事告诉我们,“优良基因者”不过就是在公司生命的成长路上,遇到一个接一个分岔路口时,所做正确选择的集合。正泰集团后来的成就,包括上市、国际化、产业技术升级等等,看似顺理成章,其实无一能离开早年在那些个小分岔路口所做的选择。当年行差踏错,后面的选择集合将截然不同,多少日后才看得到的康庄大道,错过了怕就再难遇得到。

       故此,我认为本书最大的阅读价值,在于给当下创业大潮里千百万弄潮儿提供一个实实在在的参照。今天初创者们的初始条件,哪一个不比四十年前的南存辉强上多少倍。不过有一点始终相通:成长路上布满一个接一个的分岔路口,考验当事人的智慧、性情、价值观,看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。不同的叉路通向不同的未来分岔集合,当然不能说永远没有殊途同归的可能,不过更多的情形,是把企业家人生和公司的命运,叉到天南地北,让人感叹造化弄人。